思文读作家董华十里不同乡有感

破译白癜风 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6188535.html
初春,乍暖还寒的一天,董华老师邀请赴宴,到了的时候才知道董华老师又一部作品问世了;书名是《十里不同乡》,并签名赠书。这也是董华老师的乡村散文三部曲中的重要一部,前两部《草木知己》《大地知道你的童年》,我都看了。董华老师是乡村走出来的大作家,一直坚持创作,始终将目光投注于所生活的大地,在田野探访家乡的草木文化,以生动传神的笔触,将草木文化的本真质朴,予以了生动的记录和呈现。董华老师的草木,也是我们大家的草木。在他的作品里我认识了许多植物,以及它们的习性,我似乎跟着董华老师的笔触看到了每种植物叶片上的露珠,甚至闻到了花朵的香气并隐约听到了虫鸣,看到了那些沉默无言的生物之美。看了这样的三部曲让我感动,使我洞明他对故乡根植于心的情结,对于乡土经验的传承。乡土社会凝结的基础除了大地,就是感情,而这种感情除了血脉联系,还有乡情、邻里情,以恋恋之情进而生成对于天地、自然、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。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,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,他呈现出的文字也当浸润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。《十里不同乡》,书分四辑,分别书写自己的师友和至爱亲朋,以及难忘的乡间童年。当我看了第一辑的第一篇,上写四十多年前的一段故事。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,作为一名涉事并不深的青年农民,步入了《北京文学》编辑部成为一名编辑,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,也是他跨入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开始。董华老师用字精准,有时候他会因为用字是否恰当忍受折磨。我曾经帮董华老师在电脑上修改过稿子,他就坐在我旁边死盯着电脑屏幕,一个字一个字细审,反复地琢磨是否准确,所以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精品。正因为如此,他的《草木知己》入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度好书,上了上海国际书展,在五人特殊展柜与叶圣陶、汪曾祺等四位巨擘书目并列,并荣获琦君散文奖特别奖。未及半年,此书即得二次印刷。《正大圣殿,我的文学之母》不仅书写一段自己的经历,还写了他以一个工农兵的特别身份,参与了《北京文学》这么重要的一本杂志的编辑工作,在那新旧交替时代文坛动荡与变革时期,很幸运他赶上了那趟列车,并且以一种别样的视角见识了当时文坛的人和事,让我读来兴味盎然,并身临其境般地追摹起那个年代的影像。四十多年前的往事,数来历历如新,宛如昨日。作为一位已经步入古稀的老作家,那段往事烙印于内心深处,永远不会忘记。还有那些温情和美好,对于曾经给予过他帮助的人,如一位老编辑周雁如的信件他一直留存,铭记在心。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,董华老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。文风朴实,犹如邻家大哥絮絮叨叨地聊家常。文字短句居多,不假修饰,没有如今一些散文写作者为文而文的刻意和矫揉造作,这样更显得清新,读来可信可亲。《文友、吃友、酒友加烟友》,北京文人间,被文坛传为佳话的是林斤澜和汪曾祺这一对好友。林老、汪老擅饮,还同为美食家,那般一边阔论一边对酌的至境非吾辈可比。就此,林老撰得一副美联:“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;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。”把友情、嗜好和演文诀窍附于其中,真真陶潜风神。是的,人生的缘分有很多种,不是钱可以买得到的,更不是权利可以均衡,被称为文友、吃友、酒友的同是一种幸福缘。虽然,那些熟悉的人或事已烟消云散成为历史,他记录的陈年往事,数十年间与各地大大小小的作家编辑的来往,其中不乏有意思的片断,都能令我们有绝对的奇者心。《老傅家的猫》,董华老师提到,老傅一家人至今还不清楚送交给他的白猫是被他断送了“青春”。他那时候在山区工作,有事情到北京,中午“蹭饭”多在老傅家。由于友情深厚,老傅托付董华老师代养猫。而他没把老友托付的事情做好,还把那只可爱的猫咪弄丢了,对此事他一直心怀愧疚。关于猫咪的特性我是知道的,因为我也曾经养过猫咪。猫咪是一类比较奇特的物种,猫咪并不认主,但是认家。大部分的猫咪都是没有安全感的。董华老师把猫咪那么老远带回了家,本以为一个可爱的小猫咪就会欢天喜地地成为家中的新成员,可是没想到这猫咪竟然绝食违抗。这种情况应该是董华老师把它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家,它不适应了,也就十分生气,用绝食来发泄愤怒。时间久了,董华老师怕这只猫会被饿死,又送给了邻居使它换一个环境。这只猫虽然吃食了,但是,它还是想家。也许是这猫咪真的跑出去寻找家了,离家太远了,来的时候还被装在一只篮子里,被蒙住了眼睛,所以,它找不到家的位置跑丢了。后来,董华老师并没因丢失猫的偶然事件而中止奔往老傅家的行踪。起初,老傅家两位决策人还过问猫的最新情况,他们总在预想这猫生活很好的自信里高兴。后来,他们不问了。他们在没有猫的话题中饮酒,依然其乐无穷。在这本散文集的后三辑中,那些融汇亲情与乡情的篇章,更为感人。《我的“榆木疙瘩”父亲》这篇,以先抑后扬、抑中有扬的笔法书写他的父亲,从“抑”中表现他父亲的人格。他幼年时看不起父亲的地方太多。先说他的笨拙:嘴笨、心笨、手笨。关于“嘴笨”,其母亲有四字概括:拙嘴笨腮。更经典的比喻句是“嘴比棉裤腰还笨”!常人没理时还能搅出理,他就是占理,也抻不出赢人利器。嘴唇本来就厚一些,辩论时刻,更不灵便,脸涨得通红,吭哧憋嘟,表达不出完整的语句,常受人挤兑。这篇文章挺长,写了父亲的憨厚,对乡亲四邻的帮忙从来都是实打实的心眼,就像给集体牲口棚打青草这事,别人打的草,不管牲口吃不吃,只要添分量、多记工分就行,而他背着筐满坡转,专找牲口爱吃的“热草”。再说锄地,比如间苗的要求,“一二三的谷子,四五六的黍子”,别人是不管不顾,小薅锄“咔咔”左右砍,管它这几棵那几棵;他却偏要瞧瞧哪棵苗儿强,哪棵苗儿弱。人家锄地是“猫儿盖屎”,他下锄恨不得把老土搂松。再说栽白薯挑水,是以趟数而不以桶大小记工分,有心计的人特意买了薄皮煤油桶,他却总挑一副家里长期使用、自重就有十多斤的大铁筲;怕水往出溅,他还在筲上压蓖麻叶或荆条圈儿。筲里的水满,沉重,人挑着上坡须提气、收紧肚皮,他的一挑儿水顶别人的一挑儿半。这是多么忠厚仁义的父亲形象,是血脉相连,情不自禁地在文字中跳跃的父子之情,这是心含真情而写出来的文字。《奶奶,远去的慈爱》这篇,他写奶奶,为表达对奶奶的感情,秋后爬到山坡桃树上,不怕挨摔,摘下果期遗留的桃奴儿,一个也不舍得吃,只将一个桃儿咬下了一块皮,咂了咂甜汁儿。然后,一路小跑,汗水淋淋地跑回家,将兜里全部的桃儿都掏给了奶奶,写得多么的生动,无限的亲情、深情。《卖腌菜的大爷哪儿去了?》这篇,述说了对一位非亲非故卖腌菜大爷的那份怜爱,因为买腌菜,他们熟悉了。“不记得从哪一天,街头那束光焰不见了。开始,我以为老人生病了,不往心里去。可是一连许多天,未见老人身影。直至过了冬尾,又过了夏秋……仍不见他的到来。隔了几年,我就做种种猜测:或因年纪大,儿女不忍心他在外漂泊?或因家景好了,不再需要他出老力?还是身体出现了毛病……有时我心也不安生。”这位让董华老师缱绻在心的卖腌菜的大爷,不知此时你是否还记得这位作家,他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你们之间的感情。《感念“泥土巢”》,以与郊区多年老友的通信开篇,追忆浩然。想那一年七月参加《北京文学》笔会之后,随区内一位领导去通县看望浩然时,停留在病床前的感受,一幕幕和浩然交往的情景在眼前闪现。一九八六年夏季,他和浩然一起生活了四十天。那是浩然为《苍生》定稿,并为长影厂赶制电影剧本而来房山十渡文化站的。他到山区,说来也行,说躲也可以,“甘于寂寞”。每天早晨四点他写稿,“待我起床,已见他圪蹴在台阶,冲一杯奶粉在喝。我眼前的大作家,就这样简单。”在那段时间,浩然结识了很多十渡人,机关干部、街坊四邻,为旅游者拉马赶车的,都成了他无话不谈的朋友。董华曾为在文化站工作受冷落感到委屈,可是浩然在那院里,吟起了“读书乐,乐陶然,绿到窗前草不除”,无形中浩然坚定了他的意志。他目睹了浩然的形态,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,人与情的突出。《夏天和秋天滋味》一文,写得特别有意思,让我看着看着竟然乐出了声。说的是一个叫四老头子的人,一年四季住在窝棚里看庄稼,作者写了夏天跳水、吃西瓜和秋天放驴、拔花生与老人相关的两个情景。我们试着偷袭几回,不成,不是被发现,就是让他发觉意图,弄不清他怎那么“贼”。那一回,我们好像成功了,半晌听不见他语声,便猜他熬夜乏了。五秋打哨,我装作逮蝈蝈儿,挪挪蹭蹭贴近地边。还听不见动静,心可乐了,跳进花生地,下手就拔,搂一抱花生秧往回跑。跑着跑着,就觉右脚后不对劲儿,花生秧一绊摔倒了。四老头子撒的黑狗咬上了我。这天晌午,我和五秋一伙又来“卖老梢瓜”。玩得高兴呢,谁也没注意四老头子抱一个大瓜过来,坐在坑边。大家不撩水了,才看见他。我们的眼全让黑皮西瓜勾了去,在坑沿定着,既不说话,也不上前,只看四老头子摇晃脑袋,把瓜皮拍得嘣嘣响。“听着,嘎蛋儿们,你们谁能把肚脐眼下那东西抻得长,到水里仰面给竖起来,谁就吃瓜!”说完,瞧我们。听明白了,开始谁也没动,你看我,我看你。后来,五秋先出了坑,他死盯了一眼四老头子,就低头扯拽那小地方。大家这时欢呼一片,抢着跳出水面,坐坑边,各忙这件事。我们这么忙着,四老头子口也不闲,手也不闲。他手拍西瓜皮,口“敲”梆鼓点,给我们长声势。拨楞拨楞硬,拨楞拨楞硬。拨楞拨楞硬硬,拨楞拨楞硬!……这瓜,我们没有吃上。五秋也没吃,他把瓜抱回家了。因为他那小玩意儿扯得最长,抽不回去了。隔几天,我看,还赛一根小胡萝卜似的。五秋妈上瓜棚连哭带闹了三天。最后还写了四老头子到老的时候,董华老师带着儿子去看望他,一起回忆这两件往事的情景。他将这个四老头写得活灵活现,通过这四老头子的种种表现,刻画了这四老头的刁钻古怪玩世不恭的形象,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出来。《董宅重修记》记录了坨里董宅走过的光阴岁月,子子孙孙繁衍生息的历史,也奠定了董华老师在家乡文学大咖的位置。是家乡这块土地,家乡这些亲人,成就了董华老师的文学事业。读他的这些文章,有种深入其中的感觉。家乡的那一片田野,那浓郁质朴的乡土之情,显而易见是他文学作品的特色。在那里,他笔下的至爱亲朋、耕织稼穑、农家风物、家长里短,更为美妙和美好,因为那是属于董华老师的乡情笔墨。

年4月6日

作者简介:思文,黑龙江省通北人。现居北京房山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房山区作家协会会员,房山诗歌学会会员,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。曾任《南风·燕鼎》杂志编辑、新浪草根大讲堂编辑,自由撰稿人、文史爱好者,作品先后发表在《知识就是力量》《北方新报》《内蒙古日报》、《城市晚报·四平版》《京西文学》等各类报刊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燕鼎文化

北京燕鼎文化传播涿州作协合办

顾问:凸凹颖川袁学骏

总编:刘泽林

执行主编:刘剑新陈玉泉

副主编:张佃永黄长江熔岩

编辑:釗琋思文

联系刘剑新

陈玉泉

投稿邮箱:ydwhtg

.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kuaiyin.com/bslc/bslc/17902.html


当前时间: